雞毛可以制造強大的氫燃料電池
迫在眉睫的雞毛危機終于得到了科學界的關注,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從骯臟、潮濕的廢羽毛中挖掘有價值的角蛋白。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取得了一項進展,他們將一種定制形式的角蛋白應用于制造零排放氫燃料電池的生物基膜。
雞毛可以制造強大的氫燃料電池
在全球范圍內,ETH/NTU的研究小組估計,每年有4000萬噸的雞毛被焚燒,因為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處理它們。
團隊確實找到了更好的辦法。然而,考慮到燃料電池的惡劣環境,使用角蛋白制造氫燃料電池的膜并不像聽起來那么簡單。
在被制成膜之前,研究人員將羽毛來源的角蛋白加工成極細纖維的形式,稱為淀粉樣原纖維。如果這讓你想起了什么,你可能會想到淀粉樣蛋白原纖維沉積在人體的器官和組織上,這通常是一種病理狀態的標志。
正如我們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朋友所解釋的那樣,淀粉樣蛋白原纖維與瘋牛病等疾病有關。然而,他們也有一個隱藏的超能力。
“淀粉樣蛋白原纖維非常穩定,不易降解。它們被描述為具有與鋼相似的抗拉強度,這是它們與結構表親絲綢共享的特性,”NIH觀察到。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從雞毛中提取的新型生物基膜在氫燃料電池的混亂世界中很受歡迎。燃料電池在催化劑的引導下,通過氫和周圍氧氣的反應來發電。燃料電池中的膜起著核心作用,它們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
“它(薄膜)允許質子通過,但阻擋了電子,迫使它們從帶負電的陽極流向帶正電的陰極,從而產生電流,”ETH解釋說。
更多的雞毛制造更多的氫燃料電池
至于如何處理剩下的羽毛,這是一個好問題。據ETH稱,雞毛含有90%的角蛋白。每年仍有4000萬噸角蛋白廢物中的10%需要處理。
除此之外,ETH/NTU團隊并不是唯一對將雞毛應用于氫燃料電池感興趣的團隊。
早在2009年,當特拉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獲得一筆小額資助,將雞毛角蛋白用作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儲氫介質時,就關注到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設定的目標是達到能源部在成本和容量方面的基準。雞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部分原因是使用生物基材料可以幫助解決困擾其他材料的成本問題,包括報廢品的處理成本。
“為了解決燃料電池汽車中的氫氣儲存問題,已經研究和生產了各種納米結構材料,但沒有一種能完全滿足這些目標,”該團隊觀察到。“它們的處理方法和可降解性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問號。此外,這些材料的價格非常昂貴。”
建立更好的儲氫系統
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小組將羽毛衍生的角蛋白暴露在高溫熱處理中,使其碳化以儲存氫。最終的結果是一種比原始角蛋白纖維表面積大得多的材料。
研究小組解釋說:“當以角蛋白為基礎的雞毛通過受控熱解進行熱處理時,形成了帶有納米孔壁的中空碳微管。通過形成分形和微孔,它們的表面積大大增加,因此比未經處理的羽毛纖維能夠吸附更多的氫。”
這個特別的想法似乎在特拉華大學被擱置了,但其他人卻撿起了它。例如,在2019年,物理研究所舉辦了一場關于碳化雞毛作為儲氫介質的主題演講。
一根雞毛的傳奇
美國農業部至少早在2000年就一直在尋找解決雞毛危機的辦法,當時它評估了一項對雞毛進行升級回收的努力,從過濾器、尿布到絕緣材料和室內裝飾襯墊。
這個想法似乎在某個地方被遺忘了,但在2009年,美國農業部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用雞毛制作可生物降解花盆的想法。雞毛是氮和角蛋白的重要來源,這個想法是在它們的壽命結束時可以將花盆堆肥。
碳化雞毛也被研究用于許多其他用途,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生物基塑料。
尋找升級回收的解決方案還包括利用羽毛衍生的蛋白質來生產紡織品。去年,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在羽毛到紡織品的項目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盡管挑戰仍然存在。
去年,一個跨國研究團隊也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如何將雞毛作為一種相對廉價的生物基食品包裝防水涂料。
歐盟決心解決雞毛危機
去年5月,歐盟發起了一項名為UNLOCK的新合作,成為雞毛活動的熱點。這項新計劃旨在從歐洲家禽業每年產生的360萬噸羽毛中提取角蛋白。
該項目由西班牙獨立研究機構CIDETEC基金會管理,該基金會指出,歐洲只有大約25%的羽毛被重復利用。在歐盟,被回收的羽毛主要用于飼料和肥料。剩下的就被浪費了。
UNLOCK的任務是捕獲更多的廢物,并將羽毛升級為種子托盤、非織造紡織品、地膜、水培泡沫和農業、工業使用的其他材料。
他們還預計,當產品被生物降解時,釋放到土壤中的氮會帶來好處